欢迎来到四川自考网,今天是2020年8月21日

自考资讯热线:028-65656189

距离自考还有28

当前位置:首页 > 自学考试 > 主考院校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学院动态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关于2024年下半年(24.2次)自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考核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6-18 11:18:13

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性环节考核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川教考院函〔2023〕22)号文件要求,我校将开展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2024年下半年(24.2次)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论文”)考核工作,具体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生写作要求及工作任务
(一)写作基本要求
1.论文题目与指导教师商议后确定,研究方向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论文正文(引言—结语)字数不少于6000字,引用中文文献至少8篇,外文文献至少2篇,原则上提交知网或万方或维普的查重报告,且查重不于30%。
2.考生应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合理合法地引用他人资料,坚决杜绝抄袭、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3.考生应虚心接受教师指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写作要求。若威胁、辱骂指导教师或未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指导老师有权终止论文指导,并将论文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二)论文提交平台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管理平台网址:http://zkypt.cuit.edu.cn/dlzc/login。
2.登录方式:身份证号或手机验证码登录。
3.具体操作流程详见附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管理平台论文使用手册——学生端》。
(三)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论文写作分为4个阶段:论文选题及开题、论文写作、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
1.2024年6月17日—2024年6月30日完成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审定论文选题,若选题不当,指导教师应及时通知考生重新选题。考生须在指导教师确认选题后撰写开题报告。避免出现考生提交初稿后仍需修改论文题目或大纲的情况。
2.2024年7月1日至2024年10月13日,论文写作阶段,考生需要在此时间段内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达到定稿要求的论文。
3.2024年10月14日至2024年10月16日,评阅教师评阅最终定稿毕业论文,并评阅打分,评定是否具有论文答辩资格。
4.2024年10月19日为答辩阶段,具有论文答辩资格的考生需要根据学院发布的具体的论文答辩安排提前进行准备,制作5分钟内的答辩陈述PPT,并提前准备好答辩所用电脑、麦克风等设备,提前熟悉腾讯会议的使用方法。
具体写作时间及要求请参考下表:
时间要求 写作阶段 阶段任务
2024年6月17日-2024年6月30日 论文选题及开题报告 选题后并提开题报告
2024年7月1日-2024年10月13日 论文写作 撰写论文并修改直至达到定稿要求
2024年10月14日-2024年10月16日 论文评阅 完成论文评阅
2024年10月19日 线上答辩 完成线上答辩
注:为保证论文写作有序进行,请各位考生严格参照以上时间完成论文写作及答辩,未完成论文写作的,论文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四)毕业论文查重
为杜绝论文抄袭和学术造假,学院将对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本批次毕业论文将实行100%的查重检测,即论文必须通过查重检测合格后才能定稿和取得成绩。重复率要求不超过30%,答辩前若超过30%须重新修改直至符合答辩要求
(五)论文成绩归档
完成论文考核且成绩合格的考生,其论文成绩将由学校上报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归档;未按时完成论文相关工作及论文成绩不合格者,论文成绩将不予以归档。
二、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论文考核均在我校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管理平台进行。
2.毕业后需申请学士学位的考生,请关注我校关于申请学位的相关通知,按照相关要求完成学士学位申请。
3.参加本次论文考核的考生须严格按时间、按规定完成各阶段任务,否则只能跟随下个批次重新报考及撰写。
4.考生应密切关注指导结果按时提交论文修改稿,并告知指导老师。若考生不积极主动联系指导教师,甚至在临近截止日前才提交论文,导致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审阅论文,指导教师将有权不作指导及评分,当次论文成绩记为0分。
5.考生在选题审定后原则上不得重新选题,若因特殊原因确需重新选题,需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由指导教师提交申请上报毕业论文(设计)实施工作小组通过后,考生方可重新选题、提交大纲。
6.其他工作安排,后续将逐一通知。
三、预计答辩时间
2024年10月19日上午8:20分组答辩(具体答辩时间以具体通知为准),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答辩。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熊娅丽:028-88452738
蒋雨睿:17313201419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4年6月17日
附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考管理平台论文使用手册--学生端.pdf